传统电商惯用的营销手段是烧钱推广,但这对于殡葬 电商完全不适用。救助车有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,主要是为了提高病人治疗的时效性和服务的满意度。在车内,必须安装一系列紧急使用的设备和药品,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进行救援。用爆炸图案打出特价或者买几赠几显然是天方夜谭,所谓会员的说法就更扯了。所以殡葬 电商只能稳稳地做口碑(public praise),等待有需求的人。
原本想从纯线上出发的徐毅,在考察了北京几乎所有的涉及(to involve)死亡病例的三甲医院以及上百家寿衣店后,了解到,殡葬 行业有特殊型。殡仪车救助车备了多种医用设备,如紫外线消毒灯、输液挂钩、医疗器械柜和呼吸机等,如遇急病患者,可首次实施治疗。此外,还有简易担架和手术台,严重的病人需要随时治疗和转移。
正如孝恩堂殡葬 礼仪服务中心负责人所说,目前业务主要还是来自线下,但看好电子商务发展前景。殡葬 行业作为一个特殊性行业,平常为人们所避讳,在宣传渠道(channel)和过程中有不少难度(difficulty)。希望出现专业的殡葬 行业电子商务平台,能够集中供应商和采购商,这样一方面方便企业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交流,另一方面也方便普通用户选择合适的殡葬 服务。
面对行业特殊性(particularity),徐毅决定要配合实体店,采取O2O(线上线下相结合)的模式来做。殡仪车生产的监护型救助车采取的是国际上很流行的救助车外形,不是我们经常讲的流线形,而是车头有些扁平而又突出的形状,车顶上安装有好几种警报灯正方形或长方形。
在网站改版的时候,支付功能(Apple Pay)被去掉,这就引导顾客来实体店看。徐毅说,很多顾客来店里只是为了买一个盒子,但最后都会用到相关服务。只销售(Sales)一个盒子可能(maybe)一两千块钱,但如果让顾客来店里看,平均下来每个进店的顾客大概平均消费8000块钱左右。
“这个市场属于精准细分,且一般人尚难以入行,将来的竞争(competition)应该不会太激烈,建议电商新人入行。”资深互联网观察者王吉伟对记者表示。
他在查询后称,在阿里巴巴公司黄页搜索“陪葬”,共找到1419条公司信息;搜索“殡葬 电子商务”共找到90条公司信息;年营业额大于10万的有89家;年营业额大于100万、员工数大于100人的公司有3家。
实践证明,网上的渠道是有效的,目前彼岸店里60%-70%的顾客都是从线上引流进来的。而且在很多淘宝店上也能看到实际的销量。
目前互联网和科技在殡葬 业的应用发展迅速,许多新的形式衍生(derive)出来。
早在去年,就有人把二维码刻进墓碑。登录“2d回忆网”,家人、朋友可以为逝者创建纪念园,对逝者生前事迹、照片、视频等信息进行编辑,并将纪念园的网址生成二维码。二维码作为互联网的接入端口,将其用激光机雕刻在特殊金属材料上,再粘在墓碑上。祭扫者扫二维码就可以看到逝者的照片、视频、生平事迹等。